重新點燃基督教教育
阮介民牧師
前言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吳大猷先生曾言:「如果我說的話、寫的文章,能影響一兩個人,我就心滿意足了。」讀著這位在他的世代是曾經如何影響國家社會甚至世界的重要人物,竟如此感慨影響力之有限,然平凡者之多,影響能有幾毫釐?
不!我們每個人對他者都有一定影響力,只是略略不同而已。人能影響他人,是以行為做典範,引導別人起而效法,用自己的語言述說道理,循循善誘,潛移默化,進而改變對方;用自己的文字說明理念,造就他人。每個人只要影響一個人,改變一個人,讓一個人邁向正道,吾等可心滿意足。
微僕在學院事奉多年,最大的滿足是看到我們同工所做的,是支持教會牧長與兄姊們透過舉辦課程與活動,得以不斷成長與實現夢想,並在其中得著屬天喜悅和平安。因此,更確定有教導才有領導,因為真正的領導力,不在於可以掌握或留住多少人,而是你如何持續影響他們?
各行各業均有不同教育方法,基督教教育的核心價值與理念乃深植於聖經真理與門徒訓練的使命之中,因此可通行與運用在不同領域之中。聖經真理的教導最終目的是幫助信徒認識上帝、效法基督、活出信仰,並在教會與世界中實踐上帝國永恆的價值,以回應主禱文「在地如同在天」。因此須再敘述基督教教育之核心價值、理念以及培養與進行的方式:
一、基督教教育的核心價值(Christian Education’s Core Values)
一切教學活動皆以基督為中心(Christ-centered),重述主耶穌的生命、教導與救恩是信仰教育的核心。其次,莫忘以聖經為權威(Biblically grounded),聖經是主上帝的啟示,是教導、督責、使人歸正與教導人學義的根基(提後3:16)。即使付上更多代價都值得。因祂話語是全人發展(Whole-person education)的目標與價值,基督教教育不僅關注知識傳授,更注重靈命、品格、情感與生活實踐的整合。最後才是信仰群體在生活合一(Integration of faith and life)中建立關係(Community and relationship),因為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認識神,更是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實踐信仰,彼此關懷建造活出真理。
二、基督教教育的理念(Educational Philosophy)
導向信徒教育與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培育基督徒「遵守主所吩咐的一切」(太28:19-20),是以復活的生命影響信徒的生命。基督教教育是傳遞信仰知識,更是透過榜樣與同行陪伴,引導學員在靈命上成長。因此是教會與家庭合作,因為宗教教育不只是教會責任,家庭在信仰傳承中更扮演關鍵角色(申6:6-7)。基督教教育須與時俱進,將永恆真理用當代語境與網絡傳輸給新世代。使上帝的兒女,在不同地方都能回應此時文化與處境。
三、培養與進行方式(Practices and Approaches)
微僕經常前往不同教會服事,不少教會主日學逐漸式微,出生率降低確實是實況與理由。家庭信仰教育是主日學的起點與延伸,鼓勵家長在日常中以身作則,透過家庭禮拜(靈修)與生活見證培養子女信仰。團契或小組需系統性地安排聖經與信仰生活,並在群體中彼此代禱與鼓舞。在屬靈家庭中牧養與靈命關懷導引陪伴,幫助信徒們在不同階段中持續成長。鼓勵兄姊投入服事與實踐,參加宣教、社區服務,將信仰化為行動,建立事奉團隊。此外,提供信徒進深於神學與倫理課程,幫助兄姊們思辨信仰與現實議題。最後就是教師培訓與領袖培育,訓練宗教教育者,使其具備屬靈生命、教學能力與牧養敏銳度。
四、結語
基督教教育不只是「教導」信仰,更是「培育」門徒,是教會使命的延伸。它根植於基督的愛與真理,透過策略方法、聖徒相通的關係、生命力的人生,必將幫助自己與他人認識神、跟隨主,在生活中見證-未來是有盼望的。衷心祝福您,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