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
40年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鑒於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現象,於 1979年首先在台中中會成立松年部,藉以推動松年事工。四年後,又向第30屆總會提出設置松年事工委員會,獲准通過於次年成立總會松年事工委員會。
松年事工委員會成立後,積極推展對松年會友的關懷,定期舉辦全國松年靈修會。1988年在花蓮舉辦第5屆靈修會時,與會多數贊成總會設立松年大學,並初步決定將松年大學列入聖經學院信徒教育重要事工之ㄧ。11月25〜26日聖經學院與總會松年事工委員會合辦「松年大學」研討會,擬出組織條例草案,於次年(1989)4月由松年事工委員會向第36屆總會提案設置「松年大學」,獲得通過。聘請高俊明牧師擔任總校首任校長,總校設址於聖經學院。同年9月,在台南太平境教會設立第一間分校,在台北雙連教會設立第二間分校。三十年後,全國各地已有44間分校,學員三千多名。
1999年松大舉辦設校十周年感恩禮拜及慶典於台北真理大學。
2009年舉辦松大設校二十周年感恩禮拜於新竹體育館,是日亦舉行高俊明牧師卸任,總校第二任校長黃德成牧師就任。高俊明牧師自松大創校開始擔任總校校長20年,任內積極推廣校務,不遺餘力。
2013年,修改松年大學組織條例,總校校長由總會議長擔任,是屆總會議長許榮豐牧師為總校第三任校長。2014年,總會議長羅仁貴牧師為第四任校長。2015年,總會議長鄭文仁牧師為第五任校長。2016年,總會再度修改松年大學組織條例,總校校長改由聖經學院院長擔任,依此,聖經學院院長阮介民牧師為松大總校第六任院長。
松年大學在各屆松年事工委員會、松大執行委員會及歷任總校校長帶領下,全國各分校得繼續積極推動松年教育關懷事工,並以「研究聖經、培育信仰、事奉教會與社會,服務人群,提昇松年信徒與朋友靈、魂、體、群體交誼的全人健康」為其宗旨與目的。2019年11月5日舉辦設校三十週年感恩禮拜暨慶典於台南長榮大學,亟盼主內兄姊及松大學員繼續在上帝恩典中互相支持與代禱,俾益松年教育事工與事奉。
校徽
松年大學的校徽其實就是一個「松」字,左邊的「木」字代表一個高聳入天的十字架及哥德式的尖頂鐘塔,右邊的「公」字則是近似正三角形的重疊結構,可以視為教堂的主體建築或教育館。高舉十字架是以聖經為本的普世基督教宗教教育共有的特色;右邊三角形的組合表達了信徒靈、魂、體全面更新向上的心志。
整個校徽以白底藍字為主,白色襯底代表充分自由發展的人生空間,藍色意表松年長青,且青出於藍;藍色也有和平之意。核心三角形是紅色,象徵以火熱的愛追求長青的真理,也有長老宗「焚而不燬」的火焰意味。
(參《松年大學十週年紀念文集》中,陳俊宏長老所撰「松年大學校徽」)
校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組織
名 譽 顧 問:林建二牧師
總 校 校 長:阮介民牧師(聖經學院院長)
行政副校長:謝尚振長老(松年事工委員會主委)
教務副校長:蘇美珍長老(聖經學院教務長)
執行委員會共十五名
執行委員會主席:周信典牧師(台南中會後甲教會/嘉南區分校長)
執行委員會書記:陳美玲牧師(七星中會松山教會/北區分校長)
執行委員會會計:鄭信美長老(壽山中會德生教會/高屏區分校長)
執行委員會委員:
謝大舜牧師(松年事工委員會/幹事)
劉敏輝長老(松年事工委員會/委員)
賴崑山長老(松年事工委員會/委員)
楊啟仁牧師(七星中會宜蘭教會/北區分校長)
陳天來牧師(七星中會仁愛教會/北區分校長)
蔡光福牧師(新竹中會迦南教會/桃竹苗區分校長)
王順昌長老(台中中會草屯教會/中區分校長)
陳天償牧師(嘉義中會新營教會/嘉南區分校長)
朱忠宏牧師(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嘉南區分校長)
林清源長老(高雄中會岡山教會/高屏區分校長)
王德成牧師(排灣中會佳義教會/原民區分校長)
夠尚·優耀牧師(太魯閣中會姬望紀念教會/原民區分校長)
執行助理:林怡呈姊妹
註:
- 松年大學執行委員會每年召開四次會議:兩次執委會(1月與8月),兩次聯席會議(5月與11月)。如有議案或申請設立分校,請於開會前送達總校審核,以利排入議程討論。
- 松年大學每年7月或8月舉辦兩天一夜的事工研討會。
學員資格
1.凡認同本校宗旨及校訓、年齡屆滿55歲以上者,可成為大學部正式生(不限性別與學歷);55歲以下者為選讀生。
2.研究部學生限松年大學大學部畢業者。
3.博學班學生限松年大學碩士部畢業者。
學分計算
1.四年大學部
a.大學部課程採學分制,每學年分上、下兩學期。每學期每人最少要修兩學分,最多可修六學分;每學期每學科為兩學分。
b.每一學分之課程不得少於15節課(或15週),每節課至少40分鐘,最多60分鐘。
c.學員每學期每一學分至少須出席10節課(或10週),始發給學分證明書。
d.修滿48學分者,則發給畢業證書,並頒發松年大學學士學位。
※ 課程類別總學分數:信仰與人生10學分,醫學與健康10學分,文化與藝術8學分,社會與新知10學分,事奉與關懷10學分。
2.二年研究部
a.研究班課程採學分制,每學年分上、下兩學期。每學期每人最少須修兩學分,最多可修六學分;每學期每學科為兩學分。
b.每一學分之課程不得少於15節課(或15週),每節課至少40分鐘,最多60分鐘。
c.學員每學期每一學分至少須出席10節課(或10週),始發給學分證明書。
d.研究部學員有20學分為一般課程,由各分校自行排定課程;另外4學分為個人專修課程。
e.修滿24學分者,始發給畢業證書,並頒發松年大學碩士學位。
※ 課程類別總學分數:信仰與人生4學分,醫學與健康4學分,文化與藝術4學分,社會與新知4學分,事奉與關懷4學分。
f.研究部修讀年限為二年。
3.博學班(又稱為終身學習,共有七級,每三年為一級)。
a.博學班課程採學分制,每學年分上、下兩學期。每學期每人最少須修兩學分,最多可修六學分;每學期每學科為兩學分。
b.每一學分之課程不得少於15節課(或15週),每節課至少40分鐘,最多60分鐘。
c.學員每學期每一學分至少須出席10節課(或10週),始發給學分證明書。
d.博學班修讀年限為三年。
e.修滿36學分者,頒發松年大學博學班榮譽證書。
課程五大領域
(一) 信仰與人生
1.認識基督教:a.創造 b.基督教史 c.台灣教會史 d.認識聖經 e.教會節期 f.基督教禮儀 g.耶穌的救贖 h.台灣天使(台灣宣教師故事)
2.認識諸宗教:a.台灣民間宗教(命理與命運;風水與禁忌)
b.其他宗教介紹
3.聖經故事: a.聖經人物介紹 b.耶穌生平 c.耶穌的比喻
4.生命教育: a.死亡學 b.尊重生命 c.保護大自然 d.生命哲學
e.聖靈的果子(品格) f.真情部落格生命哲學(見證)
(二) 醫學與健康
1.醫療與復健:a.老人用藥安全 b.老人心理諮商 c.復健須知常識 d.簡易急救法 e.老年疾病與預防
2.營養與保健:a.健康食品面面觀 b.養生(身)之道 c.創意料理 d.認識無毒食品 e.美容與健身
3.疾病與預防:a.認識老人疾病 b.視力與口腔保健 c.認識輔具 d.衛生與環境維護
4.運動與休閒:a.健康操 b.福音操 c.體適能的認識 d.泡茶藝術 e.觀光與旅遊 f.國際禮儀
(三) 文化與藝術
1.語言與文化:台語(白話字)、美語、日語、手語、母語之美
2.音樂與藝術:a.詩歌(民謠……) b.手工藝 c.書法 d.棒鐘 e.木(直)笛 f.園藝 g.茶道 h.繪畫與美術
3.才藝與技能:a.智慧型手機的運用 b.舞蹈(讚美操……) c.烹飪(健康美食) d.陶笛(笛子)
4.人文與鄉土:a.土風舞 b.帶動唱 c.台灣歷史故事 d.由俗語認識台灣 e.在地故事(古蹟認識)
(四) 社會與新知
1.時事與家庭倫理:a.時事評論 b.預立遺囑與財產分配 c.人生下半場 d.老人獨處 e.婚姻關係 f.婆媳關係
2.環境與生態保護:a.台灣植物、鳥類、河川、百岳 b.認識地震、颱風 c.認識在地生態環境
3.法律與財經常識:a.如何預防詐騙 b.投資理財 c.遺產與節稅
4.科技與資訊運用:a.認識網路安全 b.資訊課程(軟體應用)
(五) 事奉與關懷
1.服務與服事:a.說故事訓練(培養故事爺爺、奶奶) b.戶外活動參與及執行 c.遠距醫療,輔具使用
2.聯誼與分享:a.參與戶外表演分享 b.安排各分校教學觀摩 c.舉辦趣味競賽 d.教會機構觀摩
3.志工與社團:a.志工訓練課程 b.參與公益活動 c.成立志工團
4.探訪與關懷:a.探訪課程訓練 b.探訪實務